从关注“说什么”到“怎样说”的心路历程——《夹竹桃》教学多轮磨课分析
【出 处】:《
上海教育科研
》
CSSCI
2012年第1期 57-59页,共3页
【作 者】:
孟纪军
【摘 要】
《夹竹桃》(苏教版十二册19课)一文节选自当代著名的语言学教育家、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散文《夹竹桃》。作品语言朴实,结构严谨,神韵厚重,质朴而不失典雅,率真而不乏睿智。作为高段的一篇散文,如何落实课标精神,注重年段特点,关注文章体裁,让学生得言得意。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工作室成员尝试了多轮磨课。
相关热词搜索: 《夹竹桃》 心路历程 教学 语言朴实 课标精神 文章体裁 教育家 语言学
上一篇:从写字开始:“主动语文”的突破口
下一篇:教师的学习、工作与生活